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dkztf > 中新网四川

世界最高立佛深藏屏山 身世至今成谜 | 寻找天府之最
2022年07月22日 13:44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在四川屏山县龙华古镇西面,有一座八仙山,别名“马家寨”,系清初百姓避难时在此修筑。

八仙山。屏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八仙山。屏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八仙山的丹崖绝壁之上,立着一尊深浮雕手法凿成的释迦摩尼立像,自从阿富汗巴米扬的两尊高度分别为37米和53米的大佛,在2001年被塔利班炮火无情摧毁后,这座偏居川南深山悬崖之上,高达32米的八仙山立佛成了最高的立佛,被称为世界第一立佛。

 八仙山立佛。屏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八仙山立佛。屏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该大佛肩宽10米、头长8米、耳长3.2米,面视东方,身穿僧袍,左手当胸,右手松驰,手掌心向外,依山而凿,似站立于丹山碧水间,是丹霞摩崖造像及石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大百科全书》开列的世界十大佛像,八仙山大佛榜上有名。

  立佛从何而来?身世至今成谜

  曾有文物专家推测,立佛的凿刻年代为明代,距今约400多年,但为何凿刻、何人凿刻,至今没有找到相关文献资料。明朝所修《马湖府志》是屏山县现存最早的地方志,志中连屏山县大乘镇境内,一座不足10米的“卖鱼桥”都有记载,而龙华镇如此巨大的立佛,却查阅不到一丁点儿文字。在数本《屏山县志》中也无立佛的记载,这也让大佛的“身世”至今成谜。

通往立佛处的小路。屏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通往立佛处的小路。屏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紧邻大佛右侧的丹霞洞中,门前有一副对联,“石壁宏开,天自当年储佛地;道源一贯,人从此日仰神功。”“丹霞洞”门匾上落款是道光辛丑年(1841),据此可推测出,大佛至少在清代早期及更早时间就已修建,但具体建造时间,无从知晓。

  五大特征十分奇异 建造风格成谜

  除了“身世”不详,八仙山立佛还有着与全国各地佛像迥异而独特的造型。最明显的有五大特征。

图片立佛整体外观。屏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图片立佛整体外观。屏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

  一是没有唐代佛像头部的高肉髻和水滴状的耳垂,也就是两耳垂肩,而这尊佛像是典型的招风耳。

  二是肩上没有哲那环和搭钩,造型上看大佛只穿了一件厚厚的僧袍。

  三是颈上没有三道颈线,也就是大佛无颈,头像直接放在肩上。

  四是戴手镯,因为按照佛教仪轨,佛像是不戴手镯的,只有菩萨才戴有手镯。因此专家们推断,这可能是造像者的奇思妙想。

  五是此大佛腰上系一短裙,犹如做饭时的围裙一般,因此整体造型显得十分奇异。

  综上所述,一些专家认为八仙山立佛显得不伦不类,因为从整体上来说,它是一尊释迦牟尼或者接引佛,但细细一看,既不像佛像,也不像菩萨。或许正因如此,八仙山立佛才具有唯一性。

  大佛无脚,未完工?

  除了奇异造型,更令人费解的是八仙山立佛无脚,只凿至膝部,而以现有的大佛比例估算,若立佛凿至脚,至少可增高10米。

八仙山立佛。屏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八仙山立佛。屏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对于大佛无脚一说,当地专家学者分析或为未完工之作,因为在其大佛下方有多道规则圆孔,应为修建时搭厢的厢架孔,造像时从上面往下雕凿,厢架撤完,工程完工,与现在房屋修建程序刚刚相反,而为何未造完,无法查阅相关资料,或与战乱等因素有关,这个谜也至今无法解答。

  丹霞洞:儒释道“三教合一”宗教场所

  除八仙山立佛外,这里还有与立佛紧邻的丹霞洞石窟群,由于儒释道三教佛陀、圣人都有供奉,这也使八仙山成为典型的“三教合一”宗教场所。为研究我国宗教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实物资料。

丹霞洞。屏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丹霞洞。屏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丹霞洞石窟群分为四窟。一号窟名“玉皇洞”,在大佛左侧与大佛同凿在一崖壁。从“玉皇洞”左侧山涧底部至洞高12米出头,洞旁有一瀑布,每逢夏季,飞瀑如注,从天而降,旁凿“沁泉”二字。

  二号石窟系丹霞主洞,凿于岩东,有石室六间,在一平行线上,仿木建造,上有阙额雀替,下有袱,中凿一方匾,上刻楷书“丹霞洞”三字。

  三号石窟,属于未完工工程,无匾额,位于二号石窟左侧,有二石室,有小道可至,二石室之间石壁上有行楷“慈云岩”三字。

  四号石窟同凿在东崖赤壁位置与三号石窟平行,分水池、厕所、住所,原系道人寓所。

  1991年4月,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为“丹霞洞摩崖造像及石刻”公布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12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佛身世成谜,造型迥异而独特,你想来探秘吗?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