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lyxw > 中新网四川

仪陇:探索健全服务体系 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2023年12月25日 15:21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25日电(王爵 张明)近日,在位于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的高家坝村,成片的麦苗绿油油的,长势喜人。“这一片属于仪陇县粮经融合现代农业园区,包括金银花套种基地、高产稻麦基地、半山粮油基地,采取‘田保姆’模式,实行‘油菜(小麦)+水稻’、‘金银花+大豆’的复合种植模式。”仪陇县赛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廖彦军介绍说,赛金镇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探索健全服务体系和利益联结机制,由四川好医生药业集团和四川万农富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牵头,共同建设粮经融合现代农业园区。

位于仪陇县赛金镇的粮经融合现代农业园区,碧绿的小麦长势正好。张明 摄
位于仪陇县赛金镇的粮经融合现代农业园区,碧绿的小麦长势正好。张明 摄

  2021年8月,仪陇县提出乡村振兴“揭榜试点”机制,通过自主申报、综合研判、陈述竞评等程序,综合确定10个“揭榜试点”项目,由仪陇县财政匹配衔接资金3766.5万元用于试点项目建设,旨在探索、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样板。

  项目于2022年3月正式启动。一年多来,各试点项目乡镇(街道)大胆探索,各试点项目乡村呈现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新风貌。作为乡村振兴“揭榜试点”综合提升类试点项目镇,仪陇县赛金镇以高家坝村为核心,将王铜罐村、大屋基村、袁家坝村等4个村一并纳入此次试点项目提升范围。

俯瞰仪陇县粮经融合现代农业园区。张明 摄
俯瞰仪陇县粮经融合现代农业园区。张明 摄

  据了解,同一园区,不同产业,探索的机制模式也有所不同。金银花套种基地实行“123”模式,即:公司统一标准管理、村集体两次分红、农民三次收益。“农民获得土地租金、务工薪金和套种作物收益金。”廖彦军介绍,该模式实现了“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户”四方受益。高产稻麦基地实行“145”模式,将收益10%作为协会公益、40%作为群众收益、50%作为公司收益;半山粮油基地则推行“1333机制”,村集体经济收入、抗风险基金、村民收益、合作社收益分别按比例分配。

  “创新社会化服务最大程度降低了种粮成本,增加了群众收入。”廖彦军表示,在原有产业基础上,抓住“揭榜试点”项目,坚持抓重点、显亮点、创特点,突出规划引领,通过试点新机制、强化基础配套建设等,全面对产业园区进行综合提升。目前,全镇已建成12000亩粮经融合现代农业产业园、10000亩晚熟柑橘产业园,惠及农户3000多户。

俯瞰仪陇县粮经融合现代农业园区。张明 摄
俯瞰仪陇县粮经融合现代农业园区。张明 摄

  同为综合提升类的铜鼓乡,“揭榜试点”项目涉及凌云山、九龙山2个村。该乡通过试点项目资金688.4万元,撬动企业资金和其他资金1274.5万元,用于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加快产业提档升级等,累计修建、加宽通村公路和产业便道13公里,整治土地1000亩,修建技能培训中心2处、旅游基地1处,配套完善5000平方米育苗大棚、5000平方米农产品初加工厂房。

  “我们打出基础提升、产业提档、招商提效三大组合拳,纵深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成功落地项目5个。”铜鼓乡党委书记闫国举表示,通过“揭榜试点”项目的带动,九龙山、凌云山两村形成产业共育、设施共建、资源共享、人员共用,抱团联动发展的模式,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凌云山村探索的“山顶‘果盘子’、山腰‘菜篮子’、山底‘粮袋子’”的立体农业发展模式,已成为当地“丘区小山村”发展的新“样板”。(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