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30日电 (记者 刘忠俊)6月30日,成都市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联合成都市汽车租赁协会发布租车消费提示,针对租车市场存在的不合理低价、合同纠纷等问题,从租车渠道选择、资质查验、合同审阅等方面提出风险防范建议,引导消费者安全租车、依法维权。
近年来,随着旅游出行和商务活动增多,成都租车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但低价引流、押金难退、车况隐瞒等消费纠纷也随之频发。
在租车渠道选择上,提示明确建议消费者优先通过线上汽车租赁信息服务平台或线下正规门店租车。尤其在线上交易时,务必全程通过平台完成询价、签约、支付等流程,警惕商家诱导线下交易的“陷阱”。“脱离平台监管后,消费者可能面临额外收费、售后无保障等问题。”消费提示称,支付时需核对收款账号与合同企业名称是否一致,避免向个人账户转账。
资质查验是规避风险的关键环节。消费者租车前应核实企业《营业执照》和《小微型客车租赁经营服务备案表》,可通过官网查询已备案企业名单。同时,对频繁变更法人的企业需保持警惕,此类企业经营稳定性存疑,可能增加租车风险。
合同条款审阅和车辆检查同样不容忽视。签订合同前,消费者要重点关注违约条款、费用明细、车损赔偿等内容,对线下补签合同或补充协议的手写部分,必须经双方签字盖章确认。取还车时,应对车辆外观、内饰及易损部位进行拍照或录像,留存证据。若车辆使用期间发生损坏,应依据合同约定或协商解决,并选择有资质的维修企业处理。
针对“超低价租车攻略”“0元租车”等网络虚假宣传,提示特别警示消费者切勿轻信。部分不法商家通过低价揽客,再以“跨城费”“保险费”等名义变相涨价,甚至人为制造车损牟利。建议消费者理性看待价格,避免因贪小便宜陷入消费陷阱。
如遇合同纠纷或权益受损,消费者可收集合同、支付凭证、沟通记录等证据,通过拨打12345、12328政务服务热线或110报警电话维权,也可通过民事诉讼解决。此外,消费者还可致电成都市汽车租赁协会(02885050938)咨询行业相关事宜。
据悉,此次消费提示的发布,旨在规范租车市场秩序,增强消费者风险防控意识,为市民或游客营造更安全放心的租车环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