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川中油气矿李雪波:与油气矿的大发展同步同行
2021年10月20日 21:51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0日电 (王涛)“如果没有发现龙王庙大气田,我可能还是公山庙油田的一名普通采油工....。”19日,在龙岗集气总站,李雪波向在井站实习的大学毕业生讲述了自身的成长经历。

李雪波坚守在岗位上。王涛 摄
李雪波坚守在岗位上。王涛 摄

  李雪波是川中油气矿仪陇作业区西线中心井站副站长兼党支部书记,38岁从采油工转岗,44岁成为采气技师,每每说起自己的经历,李雪波总是笑称“自己与油气矿的大发展同步”。

  2013年,龙王庙组气藏横空出世,支援龙王庙上产集结号响彻川中大地。从那时起,一大批采油工向采气工转岗,到陌生的地方,从事新的岗位。他们迈出了铿锵步伐,且行且成长,李雪波就是其中一员。

夜以继日,一个也不能少。王涛 摄
夜以继日,一个也不能少。王涛 摄

  2014年,龙王庙气藏规模上产。为满足上产新区含硫采气工需求,油气矿从采油老区抽调采油工补充到采气一线,“置换”出含硫采气工征战龙王庙新区。

  李雪波正是用于“置换”的采油工的一员,并由此开启了他的“长征路”。

  回忆初到龙岗气田,李雪波坦言一个字:“苦”。

李雪波带领同事在巡查油气管线。王涛 摄
李雪波带领同事在巡查油气管线。王涛 摄

  3个多小时的崎岖山路车程让自己生平第一次晕车;与油井相比多出几倍的站场设备感觉摸不着头脑,从没有接触过高含硫生产场所而滋生的畏惧阴影一直挥之不去....。。

  “最大的困难还是上夜班。”当时气井采用的是24小时值守方式,这让值守了10多年喷油井的李海波极度不适应。

  为了解决自己已固化“生物钟”,避免夜班睡岗现象,李雪波想到了加密巡检的办法。“再困,到外面吹一下冷风,看一下月亮或放空火焰,人要清醒一些。”

  每每想到近40岁的年龄还到陌生的环境“受罪”,李雪波失落感油然而生。

  “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我的家,没有谁会在一个地方干一辈子。石油工人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作为一名有20年工龄的老工人,尽管有万般不适应,李雪波也暗下决心,“不能改变环境,就要想办法适应环境。”

  接下来的日子,可以用“发愤图强”来诠释李雪波的努力:不懂设备就把设备铭牌抄下来熟记,不清楚工艺就随时揣着流程图比对,现场请教工艺操作、维护、管控,对照书本学设备性能、结构、原理....。。

  “李哥用行动向我们证明,传说中的‘水土不服’不存在。”龙岗26井青工邹杨说,自己起初很乐意去指导这位转岗的老大哥,但后来看见李雪波就想躲,“我们有压力啊,我们井站这些设备,李哥已经烂熟于胸,就连他背戴空呼的速度都比我们年轻人快!”

  学习的过程是辛苦的,收获却是甜蜜的。李雪波一步一个脚印通过了中级、高级采气工职业技能鉴定,并于2019年拿到了采气技师资格证书。

  为了促进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李雪波还以大龄选手的身份主动参加油气矿举办的技术比赛,而实干+巧干的匠心,也让他逐渐成为气井管理的行家里手。

  而由他提出的倒换工艺流程解决井站水处理系统尾气管线堵塞等多项措施,获得了油气矿安全环保长效激励重奖,其中提高开阀气源推力和增加气缸弹簧回弹力,解决执行机构关闭不严问题,成为“绝技绝活”被推广应用。

  随着油气矿天然气产能的迅猛发展,采油工向采气工转岗成为常态。李雪波经常被委派培训转岗员工,“我会提前梳理和总结学习的重点、难点,尽量用简单、生动的语言授课。”

  作为培训老师,李雪波很自信,自己的成长经历就是一本最好的教材。而学员王恒也表示赞同:“我们喜欢听李哥的课,他以前也是采油工,他知道我们最迫切需要掌握的东西。”

  2021年,油气矿迎来了致密气上产的黄金时期。在油气矿的号召下,西线中心井站又有一批员工奔赴上产新区。

  “8年前,我就是这样走出去的,我们与油气矿的大发展同步!”作为党支部书记,李雪波用亲身经历为同事们壮行。(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