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简阳法院创新庭审举措:鉴定人、专家证人首次同庭对质
2021年10月26日 11:39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6日电 (吴平华 易亚苹)近日,简阳市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交通肇事案件。侦查人员、鉴定人、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作证,鉴定人同专家证人同庭对质。

  在该案中,被害人杨某驾驶电瓶车侧翻倒地后死亡,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王某在杨某倒地后驾驶机动车碾压被害人,致其当场死亡,但王某坚称自己并未碾压被害人,控辩双方对指控事实争议较大。

  由于案发路段无监控记录,本案的鉴定意见便成为认定公诉机关指控事实最关键的证据。

  经鉴定,死者杨某左胸腹部拖擦伤、脾脏破裂,颅骨完整性爆裂、因脑组织挫碎死亡,死亡原因符合被车辆碾压所致;王某所驾车辆的发动机舱下护板存在与杨某发生过接触并产生挤压的痕迹。

  在法庭调查过程中,辩护人围绕争议焦点向侦查人员发问,侦查人员解释了侦查经过及证据收集的合法性,鉴定人和专家证人围绕鉴定过程的合法性、鉴定结果的合理性展开了激烈的质询和答辩。最终通过庭审对质程序和证人出庭,法庭查明案件的争议事实,厘清了定罪量刑事实依据,依法作出了判决,判决王某犯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

  据悉,为了深入推进刑事庭审实质化改革,规范刑事庭审对质活动,简阳法院贯彻落实成都中院刑事庭审对质改革工作,对有条件开展庭审对质的案件启动庭审对质程序,使证人全面、客观地回忆事实,有助于法官对证言的可采性、证明力增强内心确认,作出正确判断。(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