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广元利州:闲置资产不再“闲” 村民心里比蜜甜
2021年11月04日 13:2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4日电 (李霞)深秋时节,广元市利州区宝轮镇张公岭村蔬菜大棚内的白菜、生姜、菠菜长势喜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张公岭村利用闲置土地开办肉兔养殖基地。
张公岭村利用闲置土地开办肉兔养殖基地。

  穿过村庄,当汽车盘旋至半山腰的生态观光园时,路旁金黄的柿子在阳光照射下愈发耀眼夺目。“来来来,你们尝一下,这是我们村新栽种的脆柿,不需要催熟就能吃……”一组村民李刚边顺手摘下几个脆柿子递给参观人员,边打开了话匣子。

  瞧见眼前的光景,李刚毫不掩饰内心的喜悦。“荒山变良地,村里种起了特色果蔬,搞起了特色养殖,我们收入增加了不少。”妻子杨小艳却在一旁“揭老底”:“看把你美的,以前你一出门种地就叹气。”

张公岭村蔬果采摘园。
张公岭村蔬果采摘园。

  “是啊,以前地里荒草丛生没人照管,能种出个啥嘛!”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李刚坦言,农家人最见不得地荒,地里不种东西心里就没底儿。如今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合了村、并了组,荒山变良田,收入有了保障,村民们的心里说不出的甜。

  李刚和村民们的日子变美了,这得益于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利州区积极探索推动镇村闲置资产优化配置、高效利用的生动实践。

  去年5月,张公岭村同邻近的冯家村、雷家村合并,着眼于产业规模化发展需求,宝轮镇向张公岭村投入财政资金86万元,除扩容村办公楼功能,完善设备实施外,积极盘活村里闲置资产,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种养特色产业,不仅壮大了集体经济,更提高了村民的收入。

  截至目前,张公岭村利用闲置土地种植核桃、杏子、黄桃、柿子等3400余亩,总产值达100余万元,养殖跑山鸡3万余只,山羊5000余只,牛300多头,生猪2万余只,肉兔2万余只,总产值突破30余万元。今年预计将为村集体经济创收15万元,促进村民人均分红50元。

  “推动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走深走实,要积极盘活闲置镇村资产,让闲置资产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利州区财政局局长马太介绍,闲置镇村资产的盘活利用,事关地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的效率和效益,在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纵深推进过程中,利州区结合各村便民服务、公益事业、产业发展等需求,以“五个一批”模式(即充实办公用房一批、改作公益用房一批、支持产业发展一批、市场化处置一批、入股国有企业一批)为抓手,分层分类盘活撤并村闲置资产。截至目前,全区已盘活利用镇村闲置资产115宗(台、件、套),盘活率达97.46%。(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