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23日电 (祝欢)作为西部资源大省、人才大省,四川省是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要地”,是西部地区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省份之一。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背景下,四川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013年,来自珠江河畔的广发银行带着“广聚金融智慧,发展美丽四川”的美好愿景,跻身成为最后一家入驻四川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广发银行成都分行(以下简称“成都分行”)紧跟时代大潮,扎根成都、深耕四川,充分发挥保银协同综合金融优势,围绕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建设、成渝经济圈、国家中心城市、城乡统筹发展等部署,主动对接重大项目、重点行业和民生需求,支持“绿色四川”“生态四川”建设,引入一江金融活水,灌溉巴蜀“经济之田”。
优化投放,助力构建“5+1”现代产业体
近年来,四川借助“一带一路”建设东风,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抓手,积极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聚焦“16+1”重点产业领域,树推一批“四川制造”优势品牌,助推四川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成都分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聚焦“5+1”现代产业体优质客户,精准对接经济转型发展需求,积极挖掘战略合作空间,并加大对民生保障、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农”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做大做强四川特色业务。
2020年,成都分行出台《广发银行成都分行关于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的工作方案》,明确提出要深耕优势产业,紧抓行业龙头,为川内企业创新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发展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逐步走出一条“以保促稳,稳中求进”的路径,以综合金融之力服务“六稳”“六保”大局,为助力四川构建“5+1”现代产业体贡献广发力量。
作为中国人寿集团成员单位,成都分行开展“投融资+”业务,大力推动国寿千亿级险资在川投放工作,并积极响应四川省政府区域发展战略,抓住产业升级机遇,协同中国人寿在川单位主动对接四川省内AAA级国有企业,探索投融资创新模式,努力打造险资托管特色行,为川内重点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支撑。
既要着眼于“供给侧”,更要结合“需求侧”。今年以来,成都分行充分发挥综合金融特色优势,通过服务居民需求,创新金融服务等多措并举,保银协同共同发力,不断增强综合金融对服务经济民生的普惠性和适应性。分行先后推出携程项目、天府通钱包项目、成都市总工会电子钱包项目等项目,在服务领域、产品设计等方面打造差异化竞争能力,促进了成都地区居民吃、穿、住、行的便利性,有效刺激了成都地区的居民消费需求。
此外,成都分行持续打造综合金融获客生态圈,通过生日会、感恩联谊会、金融知识讲座等进驻企业近100家,为企业送福利、送温暖,累计惠及企业近500家,福利覆盖员工10000余人。同时,成都分行坚持“一城一策”战略,与成都TOP10商圈共212家门店打造商圈节点性营销,为消费者带来优惠,助力构建巴蜀特色消费地,积极服务西南区域经济民生。
金融“供血”,纾困民营小微经济
作为普惠金融的先行者和积极践行者,成都分行持续深耕小微金融领域,致力于打造别具特色的小微金融服务模式,为小微企业提供覆盖更广、价格更优、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四川经济的持续发展,离不开民营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今年以来,成都分行不断加强对民营及普惠小微企业贷款融资投放工作。
为积极做好受疫情影响客户延期还款工作,成都分行持续优化流程系统,缩短审批时间,完善还款方案,增加客户疫情标签,丰富延期还款方式,积极通过贷款展期、续贷、延期付息、调整还本付息计划等方式落实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支持川内小微企业在疫情压力下顺利渡过难关。
与此同时,成都分行制定跨境直贷业务实施方案,通过企业网银、手机银行、现金管理等对公电子渠道或第三方平台,办理收付汇、信用证开证及押汇、关税缴纳及海关税费保函信息电子传输等业务,提升国际业务效率,引入低成本资金支持川内小微企业发展,并为外贸稳定提供有力金融支持。截至目前,分行跨境直贷投放超3亿元,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针对以自主创新为特点、缺乏重资产、短期财务指标不优的科创型小微企业,成都分行加强政企合作,联合成都高投盈创动力公司、成都高新区科技局推出“高知贷”创新型信贷产品,通过借助业务评分体系为依托,解决科创型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用阻隔,促进科技+金融高效对接,充分满足了高新产业园区内小微企业贷款需求,实现普惠信用贷款增长。
十四五期间,成都分行将切实履行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职责担当,强化金融服务,聚焦四川经济发展新态势,坚持价值与规模并重,对标先进、改革创新,力争在保银协同、综合金融、互联网+等领域走出一条差异化发展道路,持续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广发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