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广发银行成都分行普惠金融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2021年11月23日 10:3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23日电 (祝欢)随着脱贫攻坚全面完成,巴蜀大地乡村振兴新画卷徐徐展开,四川农业农村发展从此踏上了新征程。时代赋予了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

  广发银行成都分行(以下简称:成都分行)充分结合地区发展诉求和实际情况,迅速制定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方案,持续加大投入,聚焦产业振兴、行村结对、科技赋能、金融服务四个方面的帮扶方向,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

  特色助农产品 绘实产业振兴底色

广发银行成都分行工作人员前往凉山州调研“养猪贷”项目进展。广发银行成都分行供图
广发银行成都分行工作人员前往凉山州调研“养猪贷”项目进展。广发银行成都分行供图

  “以前做梦都没有想过可以贷款养猪,政策越来越好了。”一年前,凉山州普格县城西村村民阿伙有呷日办理了在广发银行的第一笔“养猪贷”,他用贷款资金买了猪仔,从此开启了“致富路”。2021年,阿伙有呷日继续申请了“养猪贷”,他不仅自己学会了运用贷款资金盘活自己的养殖业,还努力引导其他村民运用贷款资金养猪,日子越来越好,他们对脱贫后的振兴充满希望。

  作为成都分行服务乡村振兴路上的区域特色助农产品,如今的“养猪贷”也在不断被赋予更多的使命。今年以来,成都分行先后制定《广发银行成都分行凉山州个人助农养殖贷款专案》及《广发银行成都分行智慧金农个人助农贷款专案》,在持续支持村民养殖业的同时,增加对新型农场的贷款需求,不断提高“养猪贷”信贷覆盖率,进一步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资金需求。

  在助力乡村振兴的路上,广发银行成都分行的行动远远不止如此。成都分行加强供应链金融创新,例如通过和大型涉农核心企业合作,向涉农供应链下游经销商、农户贷款,解决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确保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到“三农”领域。

  产业兴则百姓富,金融活则经济兴。近年来,成都分行聚焦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重点服务主体,制定出台区域特色金融方案,将更多金融“活水”引入农业农村发展领域,以乡村E贷、智慧金农个人助农贷等特色贷款,为客户提供专业涉农贷款服务。同时,主动搭建银政、银担合作平台,加大对“川字号”10大涉农优势产业和3大先导性支撑产业的信贷投放,支持川内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产业生态圈发展壮大,奋力绘实四川乡村振兴“靓丽底色”。

  截至10月末,该行实现涉农贷款余额70.22亿元,较年初净增4.24亿元。普惠涉农贷款余额近1.43亿元,较年初净增0.45亿元。脱贫贷款余额1.34亿元,较年初净增0.37亿元。

  打通最后一公里 把金融服务送向田间地头

 广发银行成都分行工作人员前往凉山州以呷村为村民办理助农贷款业务。广发银行成都分行供图
广发银行成都分行工作人员前往凉山州以呷村为村民办理助农贷款业务。广发银行成都分行供图

  今年以来,成都分行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深耕农民、农业、农村三大领域,积极找准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着力点,全面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释放更多金融活水润泽巴蜀大地。

  “数据多跑腿、农家少跑路”。乡村E贷是广发银行推出的一款支农惠农产品,从贷款申请到出账再到归还,均可通过线下或线上方式完成。成都分行走村入户,借助移动平台和E贷产品,把银行搬进百姓家中、搬进商户店铺里,把金融服务送到田间地头,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周到便捷的信贷金融服务。同时,成都分行探索“物联网+金融”支农新模式,与国内互联网创新服务领先企业开展战略合作,依托其物联网数据平台,消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银行之间信息屏障,不仅极大减少了客户线下金融服务次数,还借此契机推出特色智慧金农个人助农方案,有效满足农户和企业资金需求,推动农村数字经济化转型。

  成都分行打造专业化为农服务体系,组织志愿服务队进村入户开展金融知识宣传、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抵制非法集资宣传活动,累计服务村民千余人次。与此同时,成都分行优化金融服务模式,客户经理深入一线开展新金融行动,开展“金融送下乡,服务送到村”系列实践活动,前往凉山州以呷村、城西村等偏远地区为村民办理帮扶贷款,把“金融下乡”落到实处,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