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13日电 (李霞)拌土、装盆、撒种……1月11日,广元市利州区龙潭乡凤凰村的复梦园果蔬基地里,60多岁的村民权秀芳正在熟练地栽种盆栽有机蔬菜。她边忙手里的活儿边和前来参观的游客热情地摆谈了起来。

“原来在家没事做没收入,现在不仅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还能照看家里的孙孙,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哟!”自从上个月通过龙潭乡劳务专业合作社在当地顺利找到活儿干,权秀芳的日子忙碌了起来。“忙归忙,这心里倒是踏实了不少,有事情做,生活才有新盼头。”权秀芳笑道。
“龙潭乡闲散劳动力较多、就业需求较旺,共有劳动力1万余人。”据龙潭乡劳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程德强介绍,去年年底,结合群众就业需求,龙潭乡成立劳务专业合作社,下设13个分社,包含水电工、焊工、涂料工等19个技能班组,成立了共计1655人的专业劳动力队伍,以确保能在企业用工时快速匹配、迅速上岗。
“我们将用工信息直接发送至他们手机,村民不用出远门就能顺利找到工作。”程德强说,自合作社成立以来,已与乡内外共12家企业签订用工协议,像‘权秀芳’这样的农村闲散劳动力,通过劳务专合社“牵线搭桥”顺利找到工作的共有25名。
劳务专合社不仅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还让用工企业省时又省心。四川复梦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张东远说,“过去一到农忙时节,找工人是我最头疼的事,现在有了劳务专合社,再也不用为招工发愁了。”
“劳务专合社的成立,意味着群众就业由原来的‘单打独斗’正式迈入‘打包整合’的轨道,对于推进全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利州区农民工服务中心主任魏瑞风介绍,自去年以来,该区已在各乡镇(街道)成立劳务专业合作社14家,劳务专业合作社分社154家,已实现全区村(社区)全覆盖。前期通过线下走访入户摸排、线上信息精准推送等方式,建立闲散劳动力基本信息和就业意愿等台账,吸引辖区内的劳动力成为合作社成员,将“无法离乡、无业可就”的闲散劳动力精准就近输入到地方企业、产业基地。
截至目前,利州区14家劳务专业合作社共吸纳社员6130人,涉及农技、建筑等领域,已带动148名群众实现就业,促进人均增收2000余元。接下来,该区将对劳务专合社班组进行精细化管理,针对群众就业需求和意愿,进一步开展劳动技能培训,积极对接区内外用工单位,解决辖区内企业项目、产业发展等季节性和长期性用工难题,保障农民工群体就地就近实现稳定就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