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2月22日电 (刘敏)“请问是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120吗?这里是成都地铁市五医院站,发现一名乘客即将分娩。”2月14日下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急救电话响起,对方是地铁市五医院站工作人员,在电话那头快速阐述着一名孕妇即将生产。
由于医院离地铁站比较近,出诊的急诊医学科护士何芳、妇产科医师李江手提急救箱,一路小跑至地铁站。由于不清楚产妇的情况,他们在出诊过程中与地铁站工作人员保持着密切联系。
何芳回忆,他们在前往地铁站的路上,得知产妇已经破水,“我们一边加快步伐,一边电话指导,让工作人员安抚产妇情绪,让产妇躺平,不要随意动,更不要夹紧双腿。”还没等何芳和李江跑几步,地铁工作人员又传来消息,已经看到孩子头了。
“这是急产!胎儿可能马上就要生出来了!”何芳和李江随即飞奔起来。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何芳与李江就得到消息,产妇已经生下小婴儿。他们边飞奔边紧急电话呼叫儿科医生出诊,简单告知情况。得知情况后,儿科医生王珣立即向地铁站飞奔。

何芳迅速检测产妇、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并电话联系医院产科、新生儿科准备病房,开启绿色通道,随时准备入住。李江立即为产妇垫好产褥垫、消毒、打开产包、剪断脐带,查看软产道情况,评估产后出血情况。
随后,儿科医生王珣到达现场,迅速评估婴儿情况,擦干保暖,并马上将婴儿抱至新生儿科进一步检查,确保孩子平安。李江将产妇扶至轮椅,推至产科进一步进行胎盘处理。在护送产妇回医院时,细心的何芳还不忘记把产妇的另一个孩子带上。最终,在所有人的接力救治与通力配合下,母亲与孩子均平安,现已顺利出院。
成都市五医院妇产科主任杨旭表示,从有产痛到完成分娩,只要少于3小时就称为“急产”。那么出现“急产”怎么办呢?杨旭给出了以下六条建议:
一、准妈妈首先要冷静,不要惊慌,立即拨打120和家人电话,寻求帮助。
二、找一个安全、干净、整洁的区域,保持蹲坐或者半卧姿势。准妈妈不要用力屏气,要张口呼吸,保持冷静,可采用腹式深呼吸法来稳定情绪,减弱因子宫收缩而引起的强烈刺激。
三、如果胎儿娩出,准妈妈可自行按摩下腹部,加强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出血。可用干净柔软的布擦净婴儿口鼻内的羊水,保持新生儿呼吸通畅,把新生儿身上的血迹擦干净,轻弹新生儿足底,刺激新生儿。
四、做好新生儿保暖工作,可将新生儿趴在妈妈胸前,进行早接触。
五、不要自行剪断脐带,等待医护人员处理,以防新生儿发生破伤风等感染。
六、通常在胎儿娩出后15分钟内,胎盘会伴随一阵子宫收缩娩出。假如没有,等医生到场或到医院处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