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ms > 中新网四川

迎战“寒流”风雪 万源市贴心服务滞留旅客
2024年02月22日 21:35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2月22日电 (马发海 冯津榕 张琰)21日,受低温冻雨天气影响,万源境内多条道路结冰严重,多条出川入陕道路实施临时交通管制,900余台车辆滞留在万源境内。针对这一情况,万源市第一时间做出响应,各地各部门通过设置滞留人员服务点等方式,在严寒中筑起一道“温暖防线”,全力以赴保障起了滞留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

万源永宁镇志愿者为滞留车辆驾驶人员送去面包、泡面、开水等生活物资。万源市永宁镇供图
万源永宁镇志愿者为滞留车辆驾驶人员送去面包、泡面、开水等生活物资。万源市永宁镇供图

  在万源市官渡镇,当地迅速成立了由60余名镇村两级党员干部组成的“应急指挥小组”,对辖区主干道开展路面巡查、宣传提示、应急处置、疏堵保畅、服务司乘人员等工作。在“出川入陕滞留车辆服务点”,志愿者为滞留人员送上了一杯杯滚烫的热茶、一碗碗暖和的泡面,并帮忙有需求的旅客联系了住宿等。“希望我递上的饮食,能让这些外地旅客暖和起来。”在现场服务的官渡镇副镇长陈元表示。

  即便是在夜幕降临之后,当地志愿者仍在各个重要点位24小时值守,同时加强与交通、应急等部门沟通联系,第一时间向滞留群众传达道路通行信息,为过往旅客提供出行咨询、交通指引等暖心服务,确保过往车辆行得安全、走得顺畅。截至2月22日上午10:00,官渡镇累计疏通疏导800余拥堵车辆。

  “感谢志愿者为我们送来的物资,让我们在寒风中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滞留在官渡镇高速出口的货运车司机张师傅欣慰地说。

  据了解,此次极端天气中,G65包茂高速、S1巴万高速、国道347线、国道210线等经过万源市域的重要道路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道路结冰情况发生后,万源境内高速公路往陕西方向入口、国道210线等往陕西方向均采取了临时交通管制措施,沿线乡镇和高速公路工作人员积极引导车辆至就近的收费站或服务区,避免车辆、人员在高速公路大面积停留。同时,强化与高速公路、高速沿线县(区)之间的沟通联络,加大值班值守和上路巡查力度,着力营造安全、温暖、有序的道路通行环境。

  在万源境内多个高速收费站、高速服务区、国道干线等点位,各乡镇(街道)及时开展秩序维护、应急处理、后勤保障、劝返引导等工作,规范设置“滞留车辆服务点”,全面做好疏堵保畅、救援救助、暖心服务等各项工作,确保“七有”暖心措施(滞留人员有饭吃、有水喝、有棉被、有住宿、有停车场、有干部规范引领,干部有分工、责任落实)全面落实,让广大滞留司乘人员在凛冽寒风中感到浓浓温情,得到了司乘人员的充分认可。

  “虽然由于天气原因被滞留在万源,但是当地政府和高速公路的工作人员一大早就给我们送来了吃的,还专门给我们滞留人员组建了一个群,我们有什么需要都可以在群里面说,他们随时为我们服务。”滞留在巴万高速长石出口从贵州赤水拉货到西安的货车司机刘浪表示,“跑了这么多年货车,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非常感动。”

  “我家孩子刚满2岁,因为前面一直堵在高速上,没有热水冲奶粉,孩子一上午都没喝奶。”外出返工的旅客李女士表示,从包茂高速铁矿出口下高速后,身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立马送来了方便面、热水、面包等,并仔细介绍了路况,这些暖心举措真的很让她感动。

  在万源市永宁镇等地,当地政府还携手路政、交管等部门,结合辖区道路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人员对高速路口、辖区主次道路、易结冰路段进行了撒盐除冰工作,引导过往车辆有序通行、安全行车,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

  为杜绝出现因受恶劣天气影响,酒店、餐馆、超市等经营主体随意涨价恶意宰客的行为,万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期还对相关经营者开展了检查,严格要求各商家不得出现哄抬价格、价格欺诈、不按规定明码标价等违法违规行为。

  其间,万源市各乡镇也安排工作人员对辖区酒店、餐馆、超市等进行全面了排查,并随机电话询问“卡友”住宿情况及收费标准,全力维持市场价格稳定,杜绝出现因受恶劣天气影响随意涨价宰客的行为,用实际行动让滞留人员放心。

  寒潮变“暖流”,守护暖人心。面对此次低温冻雨天气,万源182支志愿服务队、7000余名党员干部闻令而动、靠前服务,滞留万源车辆及司乘人员疏运、安置工作井然有序,广大滞留司乘人员不仅感到安心,更感受到了万源基层干部的担当。

  据天气预报,此次低温冻雨天气还将持续,万源市广大党员干部也将持续严阵以待,最大限度做好各项应对准备工作,全力保障滞留司乘人员的饮水、吃饭、保暖等基本需求,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红城”温情。(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