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18日电 (吴平华 吴悠 董雅婷 )今年秋学期,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政策正式落地。据悉,宜宾市叙州区各校认真准备课后服务相关工作,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层次、分时段设置了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内容,为孩子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
“双减”后的第一个新学期,叙州区南广镇中心小学校把增强学生体质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阳光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健康素养的提升,为学生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此举旨在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让学生们在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我们学校课后服务的安排是严格按照叙州区教体局关于课后服务课程设置的指导意见,利用一半的时间进行课业辅导,用另一半的时间来进行学生特长的发展。”南广镇中心小学校大益校区校长高源说:“学校以五育并举为方针,科学设置了27个学生特长发展社团,充分利用课后服务发展学生特长,发展学校特色。”
南广镇中心小学校在课后服务的“作业课堂”里,不仅仅是进行抄写和做题,更有丰富精彩的艺体活动,如糖画、沙画、武术、阅读,舞蹈,声乐等丰富形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感”能力,让他们成为“走向世界、完整而有创造力”的现代人。
“‘双减’政策以来,孩子们的课后服务活动丰富多彩,其中的糖画课程,孩子们特别喜欢,因为糖画既可以观赏又可以食用,孩子们在学习糖画的课程中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情趣,同时也能传承我们的糖画艺术。”南广镇中心小学校糖画艺术课老师谢正敏说。

“我学糖画已经两学期了,觉得糖画很有趣。现在已经可以用糖来画桃子、兔子、老鼠等多种图案,同学们很羡慕我,爸爸妈妈也经常夸赞我。”南广镇中心小学校六年级二班文雪一边画着糖画一边说,脸上露出满满的自豪。
现在制定课后服务方案时,各校实行“一校一案”,结合自身特色设计相关内容,比如社团课、拓展课等,通过校内、校外做好“减法”,学生全面发展做好“加法”,让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
叙州区城北小学新学期推出了课后服务“1+X”新模式,其中“1”为第一部分“清作业”,而“X”为社团活动、特色队及是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阅读活动等。学校社团课程设置以音、体、美、科学为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社团课程,作为特长发展方向进行学习。
“为了真正的落实国家的双减政策和五项管理,我们精心准备了88支社团,让学生在开学的时候,根据自己的爱好选取自己的社团,同时,实行全员覆盖制、走班制,让所有的孩子能够在课后服务中去学习自己喜欢的特长活动。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保证全校所有的学生能够实现全面发展,真正的实现素质教育。”城北小学副校长廖雪梅说。
在课后服务中,老师监督,作业面批,孩子完成作业的效率、效果“双提升”,不仅作业“不回家”,许多学生的书包也不用带回家。
“我们的作业基本上都是可以在学校‘四点钟课堂’做完,回到家我就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我们学校‘四点钟课堂’还开设了许多社团,有很多项目,这些项目都能促进我们的学习,对我们大有好处,在学校的每一天我都过得很开心。”城北小学五年级八班唐圣洁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