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基层法官:在小事中提升老百姓司法获得感
2021年10月24日 21:0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4日电(单鹏)“基层法官要面向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在案件判决、矛盾纠纷处理中,让老百姓感受到公平正义。”近日,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法官邓国平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南溪区仙临镇“一镇一法官工作室”,这位扎根基层25年的老法官说,要在一件件小事中,提升老百姓的司法获得感、幸福感。

  镇上来了“专属法官”:“有纠纷,找法庭”

在南溪区仙临镇同兴村,邓国平等审判一起相邻通行侵权纠纷案件。 (宜宾市南溪区人民法院 供图)
在南溪区仙临镇同兴村,邓国平等审判一起相邻通行侵权纠纷案件。 (宜宾市南溪区人民法院 供图)

  今年4月,南溪区人民法院建立起“一镇一法官”工作机制,选派11名具有丰富审判经验的法官定点联系辖区内各镇街和两个工业园区,主动承担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提供法律参考、延伸诉讼服务、开展法治宣传等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作为仙临镇的“专属法官”,邓国平每周都要定期前往仙临镇“一镇一法官工作室”或当地村庄,在“家门口”化解老百姓的矛盾纠纷。

  “咨询的人有老百姓,也有我们的镇、村干部。老百姓一般咨询家庭矛盾、民间借贷类的纠纷比较多,主要是想了解如何起诉,起诉之后什么时候能够得到解决等与诉讼服务相关问题。镇、村干部咨询法律专业问题较多,涉及农村土地流转、民法典等相关问题。”邓国平表示。

  在交通不便的地区,南溪区人民法院主动延伸司法服务,通过巡回审判把便民法庭直接搬到农家小院、田间地头,有时,邓国平的审判团队要带着国徽、背着“巡回审判背包”和卷宗跋涉到村庄;找一处三合院,在屋檐下摆上4张麻将桌,又挂起横幅和国徽,一个简易的法庭就搭建完成,“条件有限,我们只能因陋就简。”邓国平称,基层法院要“零距离”化解纠纷矛盾,畅通服务老百姓的“最后一公里”,做到“案件纠纷在哪里,法庭就在哪里”。

  据介绍,“一镇一法官”机制建立以来,共开展联席会议22次、普法宣传15次、巡回审判10次、法治讲座15次,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我没想到在自己家门口也可以处理纠纷,这为我们老百姓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法官到我们家来开庭,不仅给我们讲法律,还给我们讲道理。”南溪区仙临镇龙川村村民冯培权兴奋地说,感受到了法官处处为老百姓着想的良苦用心,也感受到了法院处理矛盾纠纷的公平、公开、公正。

  执行利刃出鞘:维护司法权威

 翠屏区人民法院开展的“翠屏利剑—集中拘留”专项行动。(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供图)
翠屏区人民法院开展的“翠屏利剑—集中拘留”专项行动。(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供图)

  发觉有警车从家外开过,被执行人肖某悄悄躲了起来。由于在肖某家中扑了空,宜宾市翠屏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执行法官邓以涛一行便来到肖某父母经营的店铺,希望他们协助法院找到肖某。不过在见到法官后,肖某父母态度恶劣、拒不配合。原来,不久前肖某驾驶装载机在规定不能掉头的路段掉头,致使一位老百姓九级伤残。肖某一家不服从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也不服从法院判决。

  这是日前翠屏区人民法院开展的“翠屏利剑—集中拘留”专项行动中的一幕。本次专项行动旨在进一步加强执行工作的强制性,维护司法权威和公信力,警示、教育和震慑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被执行人,及时兑现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利。

  根据民事判决结果,肖某应当赔偿申请人16万元,但肖某自认没有责任,拒不执行法院判决。面对法官、法警以及当地派出所民警,肖某父亲甚至谎称儿子“去了另一个镇”。僵持中,肖某父母店铺外围满了围观人群,迫于压力的肖某父亲最终同意帮助联系肖某。在当地白花法庭,邓以涛见到了肖某本人,后者得知不执行判决将被拘留时,内心防线“土崩瓦解”。肖某没有固定工作,一下子拿出16万元并不现实,在邓以涛的协调下,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肖某最终达成关于判决书的分期和解协议。

  邓以涛认为,让每一起生效的民事判决执行到位,是让老百姓感受到公平正义的重要方式。“特别是涉及人身损害案件,要加快执行力度、提高执行效率、保证文书履行,让老百姓享有真实的获得感、幸福感。”

  “翠屏区人民法院每年有5000多件执行类案件,执行局有10名员额法官,平均每人每年要处理五、六百件案子。”说起执行工作,邓以涛用“忙”字形容,“在办公室,电话就没停过。我们还要外出传唤被执行人、上门查找财产,查询完后进行评估、在网上拍卖,成交后对案款进行分配。如果一件案子没有执行完毕,周期会非常长,涉及的事情也非常多。”

  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0月,翠屏区人民法院共受理案件4852件,执结3884件,执行到位223397.54万元。本次专项行动中,执行案件12件,拘留14人,执行到位123万元,全案执行完毕1件,执行和解3件。

  “24小时自助法院”:打通诉讼服务“最后一公里”

“24小时自助法院”智能诉讼综合柜台。(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供图)
“24小时自助法院”智能诉讼综合柜台。(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供图)

  在翠屏区人民法院传达室一旁,一个占地约30平方米的“24小时自助法院”日前正式启用。受银行自助柜员机24小时工作的启发,这座“自助法院”也能向当事人提供24小时诉讼服务。

  有别于柜台式、见面式传统诉讼服务模式,“24小时自助法院”单独成室,无需专人看守,经人脸识别、人证合一确认后进入,配备有智能诉讼综合柜台、法院综柜便民终端、法院智能文件流转柜等智能化诉讼服务设备,可提供诉讼引导、自助立案、文书送达、材料提交、联系法官、文书自动生成、在线缴纳诉讼费等服务。当事人、代理人随时前来法院,均可办理以上诉讼事务。

  据了解,这是宜宾市首个“24小时自助法院”,实现诉讼服务“一站式、全天候、不打烊、自助办”。

  “律师工作非常忙,有时不免会错过提交材料的时间。”四川翠屏律师事务所律师毕倩说,翠屏区人民法院引入“24小时自助法院”后,自己不再担心法院上下班时间的限制,可以选择晚上或周末来办理诉讼手续,“这一创新举措打破了人工时间限制,律师能够根据自己的时间,合理安排各项工作业务的进度。”

  毕倩还表示,“24小时自助法院”智能诉讼综合柜台为当事人提供了诸多便利,“这台终端里有很多模板,可以为不了解文书写作的当事人提供有效引导。信息填好后,这台设备还能直接生成起诉状并打印,节约了以往找打印店的环节。”

  “‘24小时自助法院’是推动智慧法院建设、回应多元化司法需求、为老百姓办实事的体现。此举不仅方便了当事人,还节约了司法资源,打通诉讼服务‘最后一公里’。让老百姓感受到司法活动的公平正义。”翠屏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李德其说。(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