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仁寿县:件件小事件件办 用“三问”换来群众满意度
2021年11月09日 19:36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9日电 (刘忠俊 郭侨 潘建勇)群众事,无小事,一点一滴见初心。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眉山市仁寿县坚持小切口办大民生,小需求聚大作为,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听民生察民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事情,扎实为民服务,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志愿者开展政策宣传。潘建勇摄
志愿者开展政策宣传。潘建勇摄

  2021年来,免费维修、义诊、志愿服务等温馨的小事,不断在仁寿县文林街道文林社区上演,这是该社区构建的“15分钟便民生活圈”所带来的“红利”,也是“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成功实践。在广泛开展调查走访的基础上,该社区以“全龄共享,全域服务”为最终目标,创新提出“1+1+N”(即:搭建1个平台,建立1个机制,社区、社会组织、热心居民等多支队伍共管共治共建共享)便民志愿服务体系,构建有温度的15分钟便民生活圈,实现辖区便民服务到家。

  只有先了解群众需要什么,才能决定前进的方向。一直以来,仁寿县广大党员干部时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推进工作方式、作风、效果转变,让群众在办实事中感受变化。变被动征集为主动征集。结合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收集民生建议提案283件,征集民生事项345件。变替民做主为让民做主。实行市县乡三级人代会人大代表票决制,票决出群众呼声最高的10个项目,优先实施、全力推进。

基层便民服务点。潘建勇摄
基层便民服务点。潘建勇摄

  日前,为推动全域安全饮水,多个部门相关专业人员组成专家评审组,共同商讨《龙正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实施方案》。该项目主要对龙正镇原洪峰片区供水管网进行改造及户表改造,通过改造可将优质自来水输送到每家每户,实现全域安全饮水。同时,有利于提高龙正镇农村集中供水率,推动乡镇建设,对提高农村群众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民有所盼,我有所办”,这正是仁寿县不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个剪影。心至群众,该县以“三张清单”问计于民,展示为民担当。

  “现在,我们小区休闲设施齐全,不出大门就能锻炼身体,晚饭后,在小区就能散步消食,生活越来越幸福。”这是位于仁寿县老城区的工行小区居民共同的“点赞”。工行小区是1996年职工集资修建的住宅小区,在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后,新增的健身、休闲、电梯等设施,让小区品质大幅提升。

仁寿湿地一角。潘建勇摄
仁寿湿地一角。潘建勇摄

  和工行小区一样,全新改造后的陵州小区也让居民“幸福感”爆棚。走进小区,映入眼帘的便是平坦洁净的道路、整齐有序的停车位和设计感十足的文化墙,浓郁的“邻里文化”

  近年来,仁寿县关注群众需求,通过不断补齐功能短板、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等方式,让城区内的老旧小区居民由“住有所居”迈向“住有宜居”。问效于民,由群众来评判“怎么样”。仁寿县积极推进“五个优化”,主动公示党员、领导干部办实事清单和重点民生项目清单,对群众不满意的立行立改,接受群众监督评判,变政府满意为群众满意。(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