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达州开江齐心“蟹”力打造“鱼米之乡”
2021年12月30日 19:2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分享到:
开江小龙虾。开轩 摄
开江小龙虾。开轩 摄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30日电 (达轩)近日,在上海市举办的上海海洋大学第15届蟹文化节暨2021年“王宝和杯”全国河蟹大赛上,来自四川达州开江县的大闸蟹斩获大赛金蟹奖,再一次改变了“吃货们”对“川蟹”的认知。

  一年一度的全国河蟹大赛被誉为河蟹届的“奥斯卡”,今年共有来自四川、上海、江苏、安徽、浙江、山东、湖南、江西、重庆等地80余家单位选送的2000余只河蟹现场角逐。经过激烈的比拼,最终来自开江民生渔业发展有限公司选送的12只母蟹、12只公蟹,获得大赛金蟹奖。

  开江县位于四川省东部、大巴山南麓,地形“三山微水七分田”,素有“川东小天府”的美誉。过去一提到这里,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豆笋、橄榄油、麻鸭等。如今,开江最响亮的名片莫过于“开江大闸蟹”“开江小龙虾”。

达州开江县的大闸蟹斩获大赛金蟹奖。开轩 摄
达州开江县的大闸蟹斩获大赛金蟹奖。开轩 摄

  每年10月,秋风一起,正是大闸蟹陆续上市的季节。开江民生渔业发展有限公司大闸蟹养殖基地里青色的螃蟹早已耐不住寂寞,张牙舞爪地在筐子里爬行。

  “我们对开江地形、地貌、水质、日照等多方面的进行了考察,深度调研了四个多月才下定决心,拍板开江。”谈到当年为何选择开江,看好开江发展水产养殖?开江民生渔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贤进表示,开江刚好处在北纬30-32度之间,这个纬度经过科学验证最适合小龙虾等甲壳类无脊椎动物生长,加上开江良好的气候和生态环境,我迅速决定到开江发展水产养殖,成立了民生渔业公司,打造“大闸蟹、小龙虾全产业链。

  据了解,开江民生渔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9月28日,现已在开江建成虾蟹养殖基地1.1万亩,稻鱼、稻虾养殖基地1.4万亩,其中标准化蟹苗基地500亩、淡水珍珠蚌苗基地500亩、虾苗鱼苗基地1000亩,已形成以“种草、投螺、挂蚌、调水、稀放、配养”的生态养殖全产业链“开江模式”。

  开江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杨和平介绍,近年来,开江县紧紧围绕有机循环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大闸蟹、小龙虾和有机水稻等主导产业。经过四年多的发展,如今,开江特色生态水产养殖已形成了“上半年卖小龙虾,下半年卖大闸蟹”的闭环产业链。

  目前,开江大闸蟹养殖区已创建为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孵化实训基地、省级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开江大闸蟹、开江小龙虾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以往大家提到大闸蟹大多会想到安徽、江苏等地,而这次开江大闸蟹的获奖,又一次打响了四川大闸蟹的品牌。”

  开江利用全省首批整县推进“鱼米之乡”创建试点契机,拟投资42亿元,对5个乡镇、67个村、46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农业发展区,按照“一环三区三园五点”的总体布局,规划建设国家级稻渔现代农业产业园。(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