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成都都市圈建设蓝皮书(2021)》在蓉发布
2021年12月31日 12:21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网12月31日电(王爵)30日,《成都都市圈建设蓝皮书(2021)》发布会暨新发展格局下的都市圈发展高端研讨会于成都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书记、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杨开忠教授,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肖金成教授,重庆工商大学原校长杨继瑞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宾教授,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盛毅研究员,成都市社会科学院院长姚凯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以及成都市政府研究室、德阳市区域协同发展局、眉山市发改委、资阳市同城化发展工作局的负责人出席本次会议。

《成都都市圈建设蓝皮书(2021)》发布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成都都市圈建设蓝皮书(2021)》发布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研讨会发布了《成都都市圈建设蓝皮书(2021)》。为更好地推进成都都市圈建设,在四川省同城化办公室的指导下,成都市社会科学院联合中国社科院、国家发改委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等国内知名都市圈建设研究学术团队以及成德眉资四市相关单位,从学理上探寻成都都市圈的发展规律、建设路径;从实践中总结提炼成都都市圈各个重点领域的建设进展和成功案例,记录成都都市圈的发展状况,提出推进成都都市圈建设的政策建议,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成都都市圈建设蓝皮书(2021)》。

  杨开忠教授发表了《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西部战略》的主旨演讲。新发展格局本身固有的、根本的属性是强大的全球资源优化配置能力,西部地区建设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具有地缘、规模以及生产基础方面的潜力和优势,同时受空间格局相对无效率的制约,未来应以国际经济走廊为区位指向,促进资源向国际经济走廊/陆海大通道集聚,实施基于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的空间品质-人才-创新多级驱动战略,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和经济体系,深入塑造紧凑对流特色西部,促进西部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肖金成教授从国家层面深入分析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意义、发展基础与优势、重点内容,认为成都都市圈建设的关键在于体制创新,要重点加强都市圈合作机制建设、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

  研讨会上,来自北京大学、上海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围绕都市圈与城市群的关系、都市圈体制机制改革、都市圈产业与产业链建设、合作平台建设、都市圈规划等主题对中国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

  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社科院、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区域科学学会等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从绿色都市圈建设、都市圈管理职能与行政区适度分离、同城化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省级边界区域合作发展等方面对成都都市圈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行了深度分析与讨论。

  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院、成都经济发展研究院、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的专家学者就如何建设成都都市圈进行了圆桌讨论。德阳市区域协同发展局、眉山市发改委、资阳市同城化发展工作局分别介绍了德阳、眉山、资阳同城化、都市圈建设的推进状况及未来展望。

  据悉,此次研讨会由中国区域科学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未来城市实验室、成都市社会科学院主办,成都市社会科学院成都研究院、成都市金沙智库研究会承办。(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