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6日电 (刘忠俊 叶强平 吴晓峰)“园区牦牛生活条件好,不但住上现代化圈舍,还吃得好,不像以前担心雪灾和缺饲料。”3月6日,理塘县藏坝乡牦牛产业园区牧民洛泽仁开着自动撒料车为圈舍牦牛补充饲料后如是说。
据了解,理塘县启动实施牦牛产业园区建设以来,先后投入9393万元,建成育肥圈舍1.8万平方米、草料库1296平方米等。同时,创新“园区+集体牧场+合作社+养殖大户”模式,引入4家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推行“种草、养畜、屠宰、加工、销售”全产业链闭环生产,实现牦牛产业园区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

理塘县禾尼乡禾然尼巴村,村合作社160头牦牛寄养在牦牛园区,每年给予500元/头固定分红。285户牧民年均可获24.8万元分红。禾然尼巴村呷洛家2014年生产经营性收入9500元,通过参与牦牛园区出栏、分红等项目,2021年其生产经营性收入16184元,增长70%。
此外,牦牛园区龙头企业还与集体牧场、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签订牦牛32元/公斤、牧草2000元/吨保底价收购协议,带动了13个种草(养殖)专业合作社495户2894人参与“定制式”生产。同时,将少畜户、无劳动力牧户牦牛统一委托给龙头企业“代养”,牧户一头牦牛一年只需支付500元代养费。2021年共为120户代养432头牦牛,牧民年增收达21.6万元。

在牦牛园区龙头企业带动下,养殖规模500头以上的股份制经营模式集体牧场达到15个,100头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8个,50头以上养殖大户56户。通过推广“牧草—养畜—有机肥—牧草”种养循环和“六统一”养殖模式,改变了传统养殖困局,实现牦牛养殖从分散游牧到集中规模饲养、科学管理、有序出栏的转变。
目前,理塘牦牛园区已建成规模达12万亩,覆盖高城、禾尼、奔戈等3个乡(镇)22个村,规模养殖牦牛4.89万头,出栏1.33万头,2021年实现综合产值2.17亿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