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宜宾珙县:“口袋书”变身干部“掌中宝”
2021年11月09日 21:1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9日电 (吴平华 李茂)“内容丰富,携带也方便,大家都说这本书‘巴适’。”9日,珙县底洞镇锦绣村党支部书记李跃康在给群众宣讲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后笑着说,“别看这小小的一本书,现在可是我们干部的“掌中宝”,随时随地拿出来翻一翻,学习一下,群众要咨询与切身利益相关的政策时,随手掏出来就可以给他们解惑释疑”。

  李跃康口中所说的“小小的一本书”,就是珙县最近印发到各级干部手中的惠民政策大宣讲“口袋书”。

 珙县政协机关干部向宝山村群众宣传惠民政策。李茂 摄
珙县政协机关干部向宝山村群众宣传惠民政策。李茂 摄

  珙县为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和县委“走基层、听民意、解难题”大走访活动落地落细,围绕打造理论宣讲“一地一品牌”目标,立足基层、面向大众,积极探索建立以“党的理论+惠民政策+感恩教育”为核心的大宣讲模式,将党的理论、最新实践、惠民政策、感恩教育、社情民意等深度融合,制作成一本“口袋书”。

  “口袋书”长14厘米,宽10厘米,梳理了市第六次党代会和县第十五次党代会的最新实践成果;收录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63大项200余小项惠民政策及办理程序等内容,为广大党员干部做实做好基层群众工作提供了参考。同时,“口袋书”还将实时更新,找准群众“口味”,动态更新宣讲菜单,为群众量身“配菜”,变“灌输式”宣讲为“互动式”学习交流。

  据珙县县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珙县针对基层理论宣讲工作存在的“深入难、接受难、持续难”三大难题,紧扣理论宣讲“讲什么、谁来讲、怎么讲、如何持续讲”等关键问题,不仅创新“口袋书”宣讲模式,同时还继续探索苗汉双语宣讲、珙县方言宣讲、五老特色宣讲等系列宣讲方式,用内核的“高大上”、方法的“实用性”、内容的“接地气”,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