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雅安芦山:文明实践让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2021年11月10日 10:1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10日电 (刘刚 杨何)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今年以来,雅安市芦山县牢牢把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瞄准“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目标,持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结合党史教育,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与为群众办实事相结合,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志愿者服务(芦山融媒 供图)
志愿者服务(芦山融媒 供图)

  今年7月,四川省贸易学校的讲师来到芦山县龙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现场开展了茶艺培训;在芦山县羌江冷水鱼养殖基地,太平镇钟灵村党总支部书记王艳峰,举办了水产养殖技术培训班,免费向养殖户传授技术。2021年,芦山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已开展专业就业培训27期,共有1294人次参与。同时,芦山县通过整合镇村资源,建设了多形式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点。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民夜校和周五大课堂”,开展指导开展中草药、茶叶种植等农业科技指导,不仅提高了农户增收致富的能力,也增强了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

非遗文化进校园(芦山融媒 供图)
非遗文化进校园(芦山融媒 供图)

  据了解,今年5月,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芦山花灯传承人裴体文,带着花灯作品“春华秋实·红船精神”走进了飞仙关镇凤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表演拽花灯,讲党史。这仅仅是芦山县文化志愿者助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芦山县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配置了“8+N”志愿服务队伍,以机关党员志愿者为主,积极吸纳民间志愿者,为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助学支教、医疗健身、科学普及、法律服务、卫生环保、扶贫帮困等活动提供人才保障。目前,全县有注册志愿者组织137个,注册志愿者超过13000人,在新冠疫情联防联控、党史宣讲、移风易俗、帮扶济困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以春节、端午节、清明节、七夕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为契机,全县各文明实践所、站几乎每月都有文艺文化活动开展。让群众在参与的过程中受到教育熏陶,提升乡村振兴‘精气神’。”芦山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全县在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悬挂垃圾分类横幅百余幅,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单4800余份,已建成3个农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示范点位。此外,芦山县制定的《芦山县道德评议体系建设专项工作方案(试行)》通过道德积分奖励和推荐评选“绿色洁美家庭”的方式,引导村民养成绿色生活的习惯,自觉保护生态环境,为全县“追赶跨越·绿色崛起”贡献了力量。(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