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德阳:提供优良金融环境 将惠企兴企落到实处
2021年12月31日 12:2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31日电 (记者 杨勇)12月30日,德阳举行优化营商环境获得信贷指标新闻通气会。市金融局、人行德阳中心支行、德阳银保监分局相关负责人就获得信贷指标工作情况进行了介绍。

新闻发布会现场。 杨勇 摄
新闻发布会现场。 杨勇 摄

  据悉,截至11月末,全市本外币存款余额3613.83亿元,同比增长10.43%,贷款余额2206.87亿元,同比增长15.71%,存贷款增速均位居全省前列。存贷比再创新高,达61.07%,同比上升2.79个百分点。直接融资快速增长,全市非金融企业累计实现直接融资45亿元,同比增长7.5%。企业融资成本持续下降,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43%,低于全省0.13个百分点,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在2019年、2020年四川省营商环境评价中,德阳市获得信贷指标分别取得第一、第二位次。

  这一组亮眼数据,展示了德阳金融系统积极践行金融领域“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成效,真正做到惠企兴企,为德阳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良的金融环境。

  惠企兴企出实招,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今年以来,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犹存,金融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多。特别是在当前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金融服务要取得实效,载体抓手、制度机制必须强有力。

  德阳立足实际,从资金支持、减费让利、创新服务等方面提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措施,切实增强群众和企业的满意度。

  譬如,“政银保”专利权质押融资和中小企业商标融资分别被国、省确定为一、二批全创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成果。到2021年11月末,已向85户企业发放知识产权质押组合贷款15.8亿元。探索推出国内首创的“政企银交担保”六位一体金融服务模式,被农业农村部作为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截至目前,通过该模式向242余户养殖户发放低息贷款9889.1万元,加权利率5.06%。

  此外,全市金融系统不断强化对装备制造、化工医药、食品饮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五大产业的支持,11月末制造业贷款余额231.6亿元,同比增长6.03%,增速回升至2017年以来较高水平。实施科创金融服务“星辰计划”,10月末科创企业贷款余额142.2亿元,居全省第三。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开展绿色金融信贷增量、服务提升、机制优化三大行动,9月末绿色贷款增长71.9%,办理碳减排票据再贴现1.12亿元,居全省第二。推动金融支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11月末涉农贷款余额818.31亿元,占全部贷款的37.08%。

  为稳住市场主体,保障就业民生,充分发挥金融对经济的托举作用,市金融局、人行德阳中心支行、德阳银保监分局通过优化供给、创新服务等措施,不断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全市银行、保险机构为满足中小企业金融需求,积极进行产品创新和担保创新,2021年各银行、保险机构投放新产品359个,累计发生额390.86亿元,其中,新推出“红色信贷”产品42个,累计发生63.02亿元,余额53.21亿元;“红色保险”产品37个,累计为471名客户提供保险保障87.33亿元。

  组建德阳“金融顾问服务团”,通过“融资+融智”帮助企业破解发展瓶颈,今年以来,“金融顾问服务团”共走访企业170户,帮助企业实现融资46.1亿元。大力推动省农担德阳分公司与银行机构实施政银担“3:3:4”风险分担模式,凯益农担、国兴融担与银行机构签定7:3和8:2的银担合作风险分担协议,畅通了银担合作渠道。全市通过银担模式累计担保贷款2185户,撬动银行贷款资金39.51亿元,融资增信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