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1日电(步映达 肖琳川)“我们从邮储银行广元市分行贷款110万元,7天内就放款到账,效率真的太高了!”近日,广元市昭化区中药材产业协会会长、广元市义春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兼法定代表人商友剑谈起邮储银行的贷款充满感激。
据悉,邮储银行广元市分行的及时贷款,缓解了该合作社的收购资金压力,也能及时兑现农户的收购款。农户也能真真切切感受到“茯苓一卖,马上拿钱。”如此一来,提高农户种植茯苓的积极性,为当地发展茯苓产业也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实打实纾难解困 贴上致富“新名片”
因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的作用,夏季往往是茯苓的销售旺季,因此每年开春,药厂便会开始大量收购茯苓。商友剑向记者讲述,茯苓的市场价格波动,囤货就需要资金周转。“清明前后,广元昭化的茯苓种植户们开始了一年的忙碌,到次年五六月份,便是收获的季节。为了让茯苓卖出好价钱,每年五六月,我们收购茯苓后会囤货,待价好的时候卖出。合作社没有这么多资金,于是想到了向银行贷款。”
邮储银行的贷款支持不仅解决了合作社的资金缺口,也助推了茯苓周边产品研发以及品牌打造,帮助合作社更好、更快发展。
商友剑向记者介绍,即使在2019年洪灾和近两年疫情影响下,合作社营业额仍稳步递增。2017年,公司营业额300万元左右;至2021年,营业额已增至900万元,利润率在5%-10%。商友剑表示,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加强产品研发,争取产品销售增长30%,利润能达到25%。
在邮储银行广元市分行的信贷支持下,商友剑有了充足的资金扩大茯苓产业。正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商友剑的带动下,广元市朝天区、昭化区和旺苍县、青川县的45个行政村841户种植户,共计种植茯苓1万余亩,解决了当地80余人的就业问题。
据了解,当地茯苓种植户户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其中,159户贫困户年均增收6000元以上,并帮助光华、五马等6个行政村退出贫困村序列。2020年,商友剑被评为四川省“劳动模范”。
坚守“三农”定位 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
提及与邮储银行的合作,商友剑用六个字形容:“好,很好,非常好!”他说,之前与银行的合作,有过不愉快的经历,但与邮储银行从接触到现在已有四年,关系一直很融洽。“肖经理不仅服务态度好,考虑也周全,工作很细致。办理业务需要提供什么材料,交代得非常仔细,审批环节都是一次过,非常省心、省力、省时。”
商友剑口中的肖经理,正是邮储银行广元市昭化支行客户经理肖琳川。肖琳川告诉记者,商友剑申请的授信产品是邮储银行的“农贷通”。对于申请“农贷通”的客户,银行会安排两位调查员上门进行详尽的调查,调查内容涉及企业基本信息、种养殖信息、资产负债情况、担保信息等等,最后基于以上信息测算出授信额度。
近年来,邮储银行广元市分行始终坚持服务“三农”定位,积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擦亮“川字号”“广元七绝”农业品牌,全力支农支小,助推乡村振兴。
截至目前,该行服务个人客户141万余户,涉农贷款余额18.1亿元,占比达53.3%;累计投放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1.41亿元,余额1.24亿元,其中今年投放7067万元、净增6400万元。
在服务“三农”的征程上,邮储银行广元市分行将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锐意进取、开拓奋进,构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新格局,为广大城乡居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贡献更大的“邮储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