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绵阳高新区: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1年12月31日 13:4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31日电 (智宏伟)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8.07亿元、增长9.93%;1-10月,实现火炬企业营业收入1439亿元、增长42.86%;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96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74家,均连续4年稳居全市第1位;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8.8%,居全市第1位、居全国前列;在169个国家高新区中综合排名第50位,居西部非省会城市第1位;连续两年入选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评选的“中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新型显示创新型产业集群还被科技部火炬中心纳入2021年度全国重点培育的43个创新型产业集群……

举办创新挑战赛。 绵阳高新区供图
举办创新挑战赛。 绵阳高新区供图

  即将“三十而立”的绵阳高新区,正朝着“国家队”第一方阵稳步迈进。取得耀眼成绩的背后,离不开“科技创新”四个字。

  近年来,绵阳高新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度重视创新主体培育工作,通过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计划,走出了一条“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创新主体培育路径。

举办创新挑战赛。 绵阳高新区供图
举办创新挑战赛。 绵阳高新区供图

  2021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0家,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300亿元。新增市级科技型中小企业85家,培育规模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6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415家。

  企业主体的数量倍增,离不开创新平台能级的持续提升。绵阳高新区围绕产业发展情况,加快布局各类技术创新研发平台。

  今年10月,投资500万元的“融创绵阳”创新创业综合服务平台项目顺利通过专家验收。至此,绵阳高新区创新生态再添一名“生力军”。该平台开发精准政策、创业孵化、科技金融、服务超市、需求大厅、申报平台六大系统,为企业提供政策、孵化、融资、人才、专家智库等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的建成将有效解决创新创业需求与科技服务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促进供需精准对接。

  目前,全区共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重点实验室1家。成立了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高新区分中心,建成重庆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3个科研工作站和四川省特聘专家服务站……高质量创新生态系统正逐步构建完善。

  接下来,绵阳高新区将以构建创新体系、增强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产业、优化创新生态为抓手,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