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首届东西部非遗文化交流作品展在西昌开展
2021年12月31日 14:4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31日电 (汤雁 卢苗苗)近日,由中国美术学院、西昌民族幼专主办的首届东西部非遗文化交流作品展开展仪式在西昌民族幼专举行。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国家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绣)代表传承人王丽华,中国文物学会漆器珐琅器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漆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林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贾巴子则,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漆器髹饰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吉伍巫且,凉山州非遗传承人以及中国美术学院相关负责人、西昌民族幼专校领导出席开展仪式。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本次展览主要采集彝族织绣和漆艺,探索非遗产业新业态和产学研融合,研究非遗发展价值与乡村振兴关系,为凉山本土非遗人才培养和对外交流提供学术平台,并拓展高校育人之外的社会美育职责。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作为凉山教育新一代的生力军和本土人才培养基地,西昌民族幼专对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有着艰巨的历史使命。此次开展的非遗展览和工坊教学系列活动,将鲜活的非遗文化通过实物和影像形式集中展示,这是最生动的教学和学习现场,让我们反思传统与现代,感受技艺与匠心,体验文化与创新。”西昌民族幼专艺术系负责人胡云贵谈及展览的意义。

  此次作品展是一次围绕西昌民族幼专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非遗教学体系建设,研究地方非遗文化与民族师范课程融合教学的初步尝试,是集人才培养目标、特色文化浸润和乡土美育实践教学于一体的在地教育教学模式新探索。

  中国美术学院基础教学部图媒分部副主任马旭东表示:“非遗进校园进课堂,设置专业学术讲座和非遗体验活动,共享学术交流经验,学习体会经典传承,加强学校与社会资源更紧密的链接。在两校平台之上借西幼美术馆构建非遗的东西部对话交流,带动西幼非遗教学和对外合作,让凉山与江浙两个具有不同特质的地域文化产生碰撞共鸣。”(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