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汶川:绿头野鸭在岷江河畔“安家”
2021年12月31日 15:36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31日电(伍排勇  孟正凯)“看,今天那群野鸭子又出来活动了,它们一会儿排着队游来游去,一会儿又躲在在岸边嬉戏……。”12月30日,在汶川县映秀镇岷江河畔,三五成群的野鸭游弋在江中,惹得七一映秀中学的师生们争相观望。

绿头野鸭在岷江戏水。汶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绿头野鸭在岷江戏水。汶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据汶川县林草局野保股股长庞蓉介绍,这群落户的野鸭学名叫绿头鸭,是一种长期在野外生存的鸭子。她说,绿头鸭选择在这里落户过冬,说明当地水质好,生态环境好,人为的干扰也小。

绿头野鸭在岷江戏水。汶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绿头野鸭在岷江戏水。汶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近年来,汶川县系统推进“三治岷江”工程,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和“一河(湖)一策”,设置各级河(湖)长116名、管护员30名、河道警长40名,扎实开展“四项行动”。编制完成全县23条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划定保护区和保留区范围,管护河流654.4公里,保护率达91.8%,积极构建上下游、左右岸系统治理常态化长效机制。

绿头野鸭在岷江戏水。汶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绿头野鸭在岷江戏水。汶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同时,汶川县采取多样灵活方式宣传传递保护母亲河的重要性,把环保理念传递到沿江沿河老百姓心中,倡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江河环境治理中来,随着不断地努力,汶川县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许多对生态环境要求十分高的动物飞禽也纷纷选择落户汶川,在岷江河流域“安家”。(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